和小朋友一起玩儿发生矛盾会不高兴,回到家就很失落;有时候他心情不好,还会影响吃饭,我不知道这么小的人哪儿来的那么多情绪。”贾甜的儿子今年刚满3岁,最近经常发生的负面情绪让她不知如何是好,除了追问原因外,心急的她有时也会大声“教育”儿子,结果适得其反。 我们看到的:孩子不听话、哭闹、耍赖、哼唧、破坏东西、打人、骂人…..我们没有看到:孩子这些行为后面的“情绪密码”!强行纠正孩子的行为,最后只会两败俱伤。孩子和成年人一样,在生活中难免遇到挫折,产生负面情绪,他们也会郁郁寡欢、怒不可遏、无理取闹,这是常态。 被压抑的情绪作为一种能量在积累,总会有爆发的时候。我们常说“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”,有时看似很小的一件事却能引发某人的激烈反应,旁人会感叹“这么一点小事儿也值得发这么大火吗?”这是,其实往往就是被压抑的情绪在作祟。 当我们把情绪压下去,而不是疏导它,情绪会在我们的身体里,真的变成一只“小怪兽”,时不时的出来捣乱,严重的甚至还会引发身体的疾病。 “我们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情绪,不管年龄大小,他们跟我们一样,除了有快乐和满足的积极情绪,也会受到种种不良情绪的困扰,比如任性、愤怒等。”西安市少年宫学前部的王老师建议,家长要承认孩子有按照自己意愿去表达情绪的权利;当孩子有不良的情绪显得很焦躁的时候,要多交流沟通,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,释放不良情绪。同时,要想让孩子能够用适合的方式去表达情绪,首先父母就要做好榜样,不要动辄打骂或是采用极端激烈的情绪表达方式,管理好自己的情绪,给孩子积极的正能量。 |
Powered by Discuz! X3.3 ( 蜀ICP备14019010号-4 ) Copyright © 2013-2014 育子树 版权所有